今年67岁有着46年党龄的李增运,是河北省柏乡县城阳村一名村干部。“忠诚”“正直”“善良”是乡亲们给予他最多的评价。
1975年,带着军营生活练就的执著坚毅、一个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和满腔热情,李增运退伍回到家乡。1999年,李增运进入城阳村“两委”工作,担任村党支部委员、村委委员、村治保主任。
“在他的心里,工作从来没有分内分外。”说起李增运,城阳村党支部副书记徐庆林指着眼前的水泥路眼含泪花,“这条路就饱含着增运的心血。”
2009年,城阳村要修村里第一条水泥路。路面需要加宽,而移动路面两旁的11根电线杆,23棵树成了最大的难题。“涉及到电力、通讯等多家部门和临路的每家每户。”当大家一筹莫展、甚至准备改变修路规划的时候,李增运站了出来:“靠给我,让我来!”
白天骑着自行车到县城相关部门协调,晚上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……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工作,李增运仅仅用了三天就完成了。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,李增运每天第一个上路,最后一个收工,村民和施工队长都称他为“工程总监”。
对于李增运来说,全村400多户村民的情况他都装在心里。哪家有了事,他都会去帮忙。生活困难的贫困户、无儿无女的五保户,他更是隔三差五地上门照料。“昨天他还来看我,告诉我现在疫情严重,没要紧事别出门,家里要是缺什么就给他打电话。”听到李增运去世的消息,86岁的张缺老人哭成了泪人。
熟悉李增运的人都知道,他有个“犟脾气”,一旦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干好。“我们家的环境跟你有什么关系?”在人居环境整治之初,作为这项工作的负责人,李增运也遇到过乡亲的不理解。面对阻力,李增运迎难而上。别人不干他就自己干,清扫大街、倒运垃圾、粉刷墙壁……村民看在眼里,感动在心,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了进来。如今,城阳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“这与李增运的努力是分不开的”村民江成群说。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李增运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,走家串户,进行宣传、摸排、劝导、隔离等工作,渴了,喝口矿泉水、饿了,泡包方便面、困了,就趴在帐篷里的桌子上打个盹……
“他太累了!”村支部委员李贺敏回忆,李增运去世的前一天,他还和往常一样,把工作安排的很满:上午6时,和村里的环卫工人一起消毒,上午8时,到村委会喊“喇叭”,一遍一遍宣传防疫工作;上午9时,一户一户看望隔离在家的群众,监测他们的体温、安抚他们的情绪;下午1时,开始巡街,提醒大家尽量不出门、出门要做好防护措施;下午4时,第二次喊“喇叭”;晚上,在值勤点值班的同时,一一察看村民的体温报表;深夜,与一同值勤的人员商量第二天村里的疫情防控办法……
“他工作起来就是这么拼命,不分昼夜。”李贺敏说,13日凌晨5点左右,大家看李增运脸色不好,就劝他回家休息。仅仅休息了三个小时的李增运,8点又准时出现在了村委会的喇叭前。“谁知道我们是以这种方式听到他最后的声音”说起这些,村民江建立泣不成声,“这么好的一个人,昨天还好好的,说走就走了……”
临近中午时,李增运感觉身体有点不舒服,在大家的劝说下回到家中。他对儿子李占华说自己有点累,要稍休息一会。“做好饭让我叫他起来,说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,下午的工作不能耽误。”李占华满脸悲痛地说,“谁知父亲这一睡,就再也没叫起来。在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刻,他惦记的不是妻儿老小,而是乡亲们的健康安全。”
在城阳村党支部书记候建霞的记忆里,“身为一名党员,必须吃苦在前”是李增运生前说的最多的话。前几天一起值勤时,候建霞和李增运讨论什么是初心和使命。李增运给他的回答是:“疫情当前,乡亲的安全健康、城阳村的稳定发展,就是我坚守的初心和使命。”
李增运走了,带着他对城阳村的爱恋,带着他对乡亲们的惦念,带着他还没完成的心愿。声声呼唤、切切眷恋,他再也看不到,再也听不到了。14日上午下起了濛濛细雨,因为疫情当前,李增运遗体火化时,除了他的子女,没有让其他的人来送别。村民说,这场雨是李增运的眼泪,因为他有遗愿,他想看到疫情阻击战胜利的那天。